白炭黑的制造方式
白炭黑(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)的核心制作方式分为沉淀法和气相法两大类,此外还有溶胶-凝胶法等辅助工艺。
1. 沉淀法(Precipitated Silica)
这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、成本较低的方法,主要用于橡胶、轮胎、涂料等领域。
• 核心原理:通过可溶性硅酸盐(如硅酸钠,俗称水玻璃)与酸类(如硫酸、盐酸)反应,生成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沉淀,再经过滤、洗涤、干燥、粉碎得到产品。
• 关键特点:
◦ 产品粒径较大(通常10-100nm),比表面积相对较低。
◦ 颗粒表面含有较多羟基,分散性较好,易与橡胶等有机材料结合。
◦ 生产成本低,产量大,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。
2. 气相法(Fumed Silica)
该方法生产的白炭黑纯度高、性能优异,主要用于高端领域,如化妆品、电子、精密橡胶等。
• 核心原理:在高温(1000-1800℃)下,使挥发性硅化合物(如四氯化硅、甲基三氯硅烷)与氧气、氢气混合燃烧,发生水解或氧化反应,生成气态二氧化硅,再经冷却、聚集、捕集得到超细粉末。
• 关键特点:
◦ 纯度极高(SiO₂含量≥99.8%),粒径极小(通常5-50nm),比表面积大。
◦ 分散性、补强性和增稠性优异,但生产成本高,产量相对较低。
3. 其他辅助方法
• 溶胶-凝胶法:以硅醇盐为原料,通过水解、缩聚反应形成溶胶,再凝胶化、干燥得到产品,适合制备高纯度、特定结构的白炭黑,多用于科研或高端材料领域。
• 石英砂熔融法:将石英砂与纯碱等助熔剂混合熔融,再经酸解、沉淀等步骤制得,工艺相对传统,目前应用较少。